(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于2023年全面開展,計劃于2025年完成?!眹液Q蟓h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在近日召開的生態環境部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調查按照“摸清家底、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總體思路,以全國近岸海域和283個海灣為重點,以摸清我國管轄海域各類污染物本底、各海灣生態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影響等為主要目標,全面掌握海洋生態環境基本狀況和變化趨勢,為新時期準確分析研判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突出問題和環境風險、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制定中長期規劃目標任務,實現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等提供重要的基礎信息和決策依據。
據了解,我國在1976年和1996年分別開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王菊英表示,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充分借鑒前兩次基線調查的經驗,同時結合新形勢新要求,突出了四個“更加注重”:調查范圍更加注重近岸海域和283個海灣;調查手段更加注重采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高新技術;調查指標更加注重傳統污染物和新污染物統籌;調查內容更加注重海岸線環境壓力和生態影響調查等。
王菊英介紹,今年以來,按照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總體工作部署和任務安排,高質量地推進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抓規范。成立三基調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邀請知名院士專家成立咨詢組,先后印發三基調查技術方案、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建立健全組織實施機制,明確三基調查工作內容、任務分工、技術標準、質量控制等各項要求,確保三基調查各項任務規范化有序推進。
二是凝聚合力抓落實。統籌國內優勢技術力量,集中專業技術力量強的國家和地方監測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形成多方工作合力,高質量推進各項任務實施。
三是多措并舉抓質量。數據質量是基線調查的生命線,質量控制覆蓋調查全過程,通過專題技術培訓、現場監督檢查、實驗室能力考核等多項措施,依托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和平臺,為高質量完成三基調查提供全過程的質量保障。